《利在千秋》

2022-06-26

4tCmpYCf @bog.ac

来源:http://bog.ac/t/561979

王工会偶尔想起大学时工程伦理课上曾在昏昏欲睡中听老师提起过的例子。

“粘液瘤病毒并没能消灭澳洲的兔子,用以制鼠的猫引发了岛屿鸟类的灭绝,工业革命的滚滚浓烟弄得地球乌烟瘴气——我并不是教育大家要追求环保。”老师敲了敲黑板。“而是希望你们记住一件事,面对一项工程,不能仅仅看到功在当代,更要追求利在千秋。”

那时的王工还不叫王工,那时的他也还没有秃瓢。还是学生的他问了老师一个问题:“那千秋之后呢?”

老师没有回答,而是摘下了眼镜,宣布下课。


王工是国家级科创项目,试验型速子计算机“千秋”的工程负责人之一。每天,他都要指挥调动着数千名工人,将建筑材料浇筑成为项目的一部分。而时不时的,会有坐着专车的专家们前来,拿着图纸,对着工程各处指指点点。王工不太清楚细节,但仍明白他们讨论的关键:如何才能让速子计算机搭建成功。

“它究竟是什么呢?”有一次吃午饭的时候,王工在食堂里揪住了那些专家里他唯一一个认识的人,李博士问道。“速子计算机……是不是就是升级版的量子计算机?”

“这个问题很复杂。”供职于中科院计算所的李博士显然被这么问过很多次。“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和量子项目部的研究是平行的……”

接下来的解释,王工在项目会上也都听过。速子计算机是发现速子引发的基础科学革命的一部分,它将成千上万倍颠覆现有计算机速度,是世界各国目前追逐的焦点,实现者足以掌握速子霸权……

“是,是。”他应和到,“可是,这台机器究竟能干什么呢?是一台算力极强的超算吗?”

“远不止于此。”李博士的脸上露出了一点学者独有的骄傲。“如果速子模型成立,理论上这台计算机可以进行平行宇宙间的观测。这才是它被建设后的重点应用。”

“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千秋吗?”李博士指了指他胸前的工牌。
“是各有千秋的千秋?”
“错。按照估算,它可以预测固定条件下,约千年数量级的未来。这才是它被叫做千秋的原因。”

一台用来观测未来的预言机器?王工想到,但他害怕博士嘲笑,没敢说出口。

千秋工程的进展相当顺利。工人们加班加点,让这个半球形的建筑越建越高,而来工地里视察的人物也越来越大。

终于,项目完工前夕,某位王工只在电视上看见过真容的人物来到了现场。那位人物的演讲里,提到了和王工记忆中相似的内容:
“决不能埋首寸光于当代,更应登高放眼至千秋!”


项目完工,千秋的试运行也顺利验收。工程人员们纷纷交班,而科学家们摩拳擦掌,正欲粉墨登场。科学与未来的全新大陆就藏在京郊这座神秘的建筑中。此刻它还潜藏在舞台幕后,但它日后发出的光芒,足以影响整个世界。

王工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按要求驻场维护,并继续监督附属建筑群的施工工作。虽是这场伟大剧目的配角,但他也仍旧颇感自豪。


速子计算机启动,项目运行,爆炸性的消息一一传来。速子计算机的运行效率甚至超过了同等质量原子核的数量上限,这座小楼内的理论计算速度甚至可能可以超过整个宇宙的计算机总和。看来,“千秋”名副其实。

李博士曾提及的预测未来也成功实现,电子屏幕里人们清晰观测到人类六十年后的未来——至少是其中一种可能性。彼时人类生活的光景日新月异,光怪陆离,令人感叹不已。

王工也不住好奇起未来的样子。他听说,六十年以后人们已经不再使用肉质身体,浑身装满机械,但又听说,在某些未来中,六十年后的人类抛弃了文明,衣不蔽体形如野兽。

仅仅是六十年。他想,如果是六百年,六千年呢?按耐不住,他又偷偷找到李博士,想要问清楚心里的问题。他想问问李博士,未来到底长什么样。

李博士竟未拒绝,而是大方的拉着他走去中控室。原来,速子计算机的算力有一部分开放给公众免费使用,目前正在调试阶段,正可以拿来实验。

“预测未来只是它功能的一小部分。”李博士仍忍不住吹嘘一下,但手里还是打开了模拟程序。按照程序,速子计算机会发射出一道速子簇,这道速子簇会在瞬息间传遍宇宙,这时再通过接收超膜上的速子场反射数据,就可以读取出平行宇宙下的预测结果。介于精度,目前只能预测到最多一千年后。

屏幕上,地球不停旋转,旁边那些王工看不懂的数据飞速滚动着。下面,有一个轴似乎控制的是时间,如今已经指示到了一百年后。

“让我们拉近了看。”李博士把焦点靠近。画面如电影般从远景切入了地球的近景,又直到地面。甚至,相机的角度还调整为了平行状态,现在的视角,就仿佛真的行走在百年之后。

“挺好,看来这个未来没有爆发核战。”李博士打开搜索,把视角切到一座城市中。“看,这就是百年之后的我们的一种可能性。”

这回王工看得真切。洁白的城市里人们奇形怪状,赤身裸体,一旁有机器巡游。场景虽然科幻——但也没那么科幻。

“这里好像是一百年后的上海。”李博士查阅着数据。“已经几乎认不出来了,就连黄浦江都改道了。”
“真的假的?”王工来了兴趣。“几年前,我们刚刚在上海干过工程。你知道的,就是那个新的第一高楼。当时还说,要以矗立百年为目标呢!你这里能找见吗?再仔细看看?”

没有。画面多次切换,其他地标有不少仍在,但就是没有那座显眼的新建筑。

“可惜。”王工摇了摇头。
“查到了原因。”李博士从档案馆里识别出一份文档。“原来,那座楼在建成五十年后,遇上了反重力运输革命。为了修建空中车道,只能将挡在路上的超高建筑们一并拆毁。”李博士也摇了摇头。“看来,下次得去旅游一趟,免得看不见了。”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王工低着头,喃喃念道。作为人类,我们的似乎太过短浅,莫说千年,几十年的变故都无从料到。

王工还提起其他几个自己经手过的工程。有三成弃毁,三成崩塌,只剩下四成还算是矗立百年。那些留到最后的,反倒是些不起眼的小角色,比如一个在山洞里挖厕所的行为艺术项目,竟能一直活到“千秋”观测不到为止。

“这样一来,岂不是只有这些边边角角的东西还有价值?”王工突然有些难过。“其他的,功只在一时,千百年之后,要么消失,要么成了麻烦。”

“呵。”李博士又笑了,他笑王工见识短浅。“丢了几座高楼就闷闷不乐了?来,我给你看几个。”

他打开面板,设定了一些参数。这是“千秋”的另一大功能,可以模拟特定情况和条件下的未来,来辅助决策和规划。李博士把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参数包丢进去,然后开始演算。

这一回,百年之后,地球上竟没有人了。

王工惊奇的看着这个空空如也的世界,又疑惑李博士做了什么。

“你想不到吧。刚才输进去的条件,是一次基因普查。”他说。“只是把现在的基因筛查的规模扩大至整个人类——听起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却引发了九十多年以后的烈性瘟疫,以至于人类荡然无存。”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博士调出这些天试运行的部分录像和数据。

“宣布战争,让地区陷入核威胁状态,引发了小规模核战,却促使数十年后核裁军顺利进行,保证了百年后的和平。”
“普及教育,提高了某地区的识字率,导致了当地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却因其大规模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引发了洋流中断,北半球一片冰霜。”
“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却因为某些复杂的效应导致气候重新变冷。”
“研究脑科学,却因为研发出可以精神控制他人的有效办法,导致全人类失去自由……”

“以人类的眼光,很难很难去想象某件事在时间上的意义。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它们拥有正面作用。但依靠‘千秋’,我们发现,仍旧有很多时候,它们的好处没有那么大,或者弊大于利。”

李博士仍旧在屏幕前操作着。王工看见,他的眼前是三峡大坝。随着模拟时间的流逝,大坝从水利设施竟变成了一种负担,但假以时日,它竟又承担起其他的作用。到了近千年之后,它发挥的历史作用,已经远远超越此刻和未来的一些低谷,成为了一座文明的丰碑。

“工程对于人类的收益,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复杂函数。只可惜我们只能读取到此刻的值。”李博士躺在了椅子上,似乎是略带遗憾。“恐怕我们只能把握当下,和尽可能远一点点的未来。再远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王工摸着胡子,陷入了沉思。许久,他想起来多年以前,在课上提及的那个问题,再度发问: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那么,千秋之后呢?”

李博士的目光也陷入凝滞,他也没能给出答案。
好在,又过了好些年。这时,速子计算机已经全球普及,美,欧,亚等主要国家都已建设完成基本的速子计算设备,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王工则已经退休。千秋项目完结之后,他辞了职,去了不少过去他建设过工程的地方重游。尤其是在上海,那座气派的第一高楼前,留下了许多照片。

李博士已经成了李副教授,也已在速子应用领域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两人除了当年一见外,联系甚少。


然而,有一天午夜,王工被一通电话吵醒。电话那头,是语气激动,兴奋,却又有些惶恐的李副教授。

“王工,还记得以前咱们聊过的问题吗?”
“怎么了?”
“千秋之后,是什么,对吗?”
“是。”几句话,又将王工的思绪拉回到那一天,

“内部消息,我们研发的更大数量级的速子计算机设备‘万载’已经完工。它有望将预测尺度推广至万年乃至十万年级!”
“真的?”王工的耳朵紧紧贴在电话前。

“千真万确!我们还将‘千秋’的建设,作为一项工程导入到了‘万载’的模拟预测之中。”

“而根据‘万载’的模拟显示,在它预测到的大部分未来里,‘千秋’工程的建设,从来都是弊大于利的……”


4tCmpYCf Po 2022-06-26 11:49:56
#562396
>>Po.562303
Qku8wCfC 2022-06-26 11:07:39#562303
技术再发展下去,把万载模型也导入的话,应该也会发现万载工程是弊大于利的吧

其实我写的时候私下的设定的是这样的,从短期(千到万年)尺度看,千秋和万载系统都是弊大于利,他们会从平行宇宙中带来巨大的技术进步却同时因为上层建筑的缺失而引发社会的崩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预测未来时,它们总会导致短期内的恶果。

但是万年之上,他们的收益又会成为正的。哪怕只有一艘飞船,一个星际殖民地的人类还保留这种技术,他们征服星辰大海就只会是时间问题。

可到了亿级别的尺度,事情又会变化。我们目前所在的宇宙中并没有一个这样跨星系的巨型文明,而速子计算机理论上被无数次研发过,这就很能体现出问题所在了。

再漫长一些呢……无法估量。我们无法对一件事物在全时空的足迹进行评估,只能本能地相信:它终究会带来幸福。
保存二维码,分享此文章